国科大入选“典赞·2023科普中国”年度科普人物

  • 科协秘书处
  • 日期:2024-04-20
  • 203

  2024年4月14日,《为民·创新·启迪——科普中国在行动》,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播出,节目宣传展示科技和科普领域先进事迹。

  “典赞·2023科普中国”年度榜单由相关部委、央企、全国学会、省级科协和网络平台等184家单位推荐产生。“科学与中国”院士专家巡讲团入选科普中国年度特别人物,中国科学院大学“春分工程”科普团队入选年度科普人物(团队)。(点击此处查看完整获奖名单)

  他们头顶华发,在科研工作之余,又义无反顾地奔波在科普道路上,其中很多院士是国科大研究生导师,经常到各地中小学作科普报告。

  “科学与中国”院士专家巡讲团代表、国科大现代农业科学学院院长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谈到,自己也是科普的受益者,正是小时候阅读科普书籍和科学家的故事,树立了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理想。现在投入科普工作,希望激发青少年养成从小爱科学、学科学的理想。朱永官院士认为,科普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,理应是科研人员的职责。

  院士们的科普故事让我们感动,国科大还有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,也一直奔赴在科普路上,他们就是“春分工程”科普团队成员。

  “春分工程·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”是国科大在2018年春分日启动的一项社会责任项目,取义万物复苏的“春分”时节,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像一粒种子,在科学光芒的照耀和引领下迸发出希望、活力、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理性的视角认识世界、热爱科学、向往科学。项目依托国科大科教融合学院的师生力量,以科普报告、科技指导、科普展演等形式,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,助力中小学科学教育。

  国科大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品格,更将科学家精神和家国情怀植根大学文化的传承,培育学生胸怀天下、服务国家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,真正做到全面发展。

  六年来,从5名同学每周到1所学校作5场报告,到如今700名同学每周到100所学校作700场报告。点点星火,汇聚成炬。国科大“春分工程”科普团队日益壮大,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“十三五”科普工作先进集体,“典赞时刻·2022首都科普”年度科普团队,被人民日报、中国青年报、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。

  2023年度,国科大“春分工程”学生科普团队遴选了441名研究生、30名高年级本科生为北京市70多所学校开展了6343场科普报告。截至2024年4月,国科大“春分工程”学生科普团队已超过700人,每周为北京市100多所中小学开展科普报告700余场,同时通过国科大融媒体平台,线上开展科普报告直播活动。

  国科大2020级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王航,为小朋友科普大数据和网络空间安全。她是团队中年龄最小的成员。出于对科普的喜爱,2023年王航做科普的足迹遍布北京市16个区近20所学校,当讲完一节课后小朋友跑过来对她说:“你是我最喜欢的老师。”王航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。

  国科大2021级博士生贾卿峰,是国科大研究生科普实践最早的一批成员。他所在培养单位——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,是我国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系统的总体单位,负责为载人航天工程提供科学技术和管理支撑。

  依托国科大科教融合的育人模式,贾卿峰目前从事太空制造技术相关研究。从2021年至今,从刚开始的一个科普报告《梦想里的浩瀚星辰》,逐渐发展到现在系列化的航天科普报告。从线下到线上,从学校到科技馆,他已经为3000余名中小学生,传授了前沿的航天科学知识,让科学不再遥不可及。

  万物复苏,春雷惊动。这支科普的新生力量,身体力行践行着科普的意义与价值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科普的大军,让涓滴细流汇聚成科普强国的磅礴力量。

  科普中国,国科大师生在路上!

 

  更多阅读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TlapwY7I6Jo-aMqWnWJBQ